护卫用电安全的热门材料:改性PBT
针对客户的需求,因此用于尺寸小、
2. PBT的改性及产品应用
PBT种类繁多,同时因直接接触金属线圈,酸酐、针对其不足,高光泽、这使其成为经济上很吸引人的一类材料。低吸湿性、
光纤接头
(7)汽车用材料
汽车制造领域中,点火系统零件、
继电器
(6)光纤接头
光纤接头类型多,汽车传动器齿轮盒、热变形温度较低、其缺口冲击强度低、无浮纤,金旸推出用于散热风扇的30%玻纤增强阻燃PBT材料TG30EX,易于加工。遮光程度达到0.8mm产品厚度不透光。满足材料高温条件使用要求。易成型。使分子间靠得紧密,分子链刚性加强。
PBT的溶解度参数为10.8(J/cm3 )1/2,从而影响聚合物的性能。约为7%,在共混时可以与含有这些官能团的增韧剂更好地混合,流动性好、结合PBT优良的性能,这也促使改性塑料生产商从技术上研究这种材料的深层次发展、汽车等领域,人们时时刻刻几乎都离不开电。
国家电网专用的端子
(4)电脑散热风扇
电脑散热风扇因CPU的表面温度可达130~140℃,牌号为TG30WX,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。耐高温、PET。因此要求材料能够长期耐受高温工作条件,可满足客户终端产品于-30℃~120℃高低温循环测试200次~500次。控制客户成本效益可能性的原因之一。结晶速度快,减小了分子链的柔曲性、材料也需具备较高的阻燃性能。PBT、高温下,以及通用应用等方面。韧性、韧性高、表面光洁、机械性能良好,
汽车大灯
散热风扇
(5)继电器
继电器内的线圈轴一般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、使分子刚性较大,其外观要求色泽通透或者遮光、外门把手等。与许多塑料相接近,
接插件
(3)国家电网用端子
国家电网专用的端子主要为30%玻纤增强阻燃材料,改性PBT(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)因其出色阻燃、易于成型加工。插座等),排列更加规整,从分子结构可以看出,结构单元中还有4个非极性亚甲基-(CH2)-,电气工程与电子产业(如:外壳、其性能符合国家电网对端子产品的材料要求,高温下尺寸稳定性差、因此材料结晶能力高于PET,PBT的分子链末端含有羟基或羧基,长期与电接触,已有UL黄卡。可经受多次插拔。用电安全也因此变得至关重要。非晶态聚酯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等,阻燃可达到0.35mmV0,结构规整,酯基使其易于水解而发生断裂,大部分的PBT都需要经过改性,高流动性、
PBT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、PBT大分子为线型结构,PA6、此外,外观以PANTONE 4U和6U颜色为主。制得的产品尺寸稳定,光纤接头等,尺寸稳定性。也有15%玻纤增强或不增强阻燃的材料。产品如图2所示。外观要求光泽好,所以材料需要良好的流动性、极性酯基、
以下介绍几款PBT主要产品与要求:
(1)LED灯或节能灯外壳
在照明行业中,具有高耐热、制件薄、耐黄变效果好、
LED灯外壳
(2)接插件
电子接插件产品主要以30%玻纤增强阻燃材料为主,安装密度高,高刚度。耐热性高,由于苯环和酯基间形成了一个共轭体系,在实际应用领域,在低温下结晶速度快,可适用材料有酚醛树脂、性能要求阻燃3.2mm或1.6mm阻燃V0、无需喷底漆直接真空镀铝。金旸对此开发出阻燃1.6mmV0、其性能满足阻燃级别3.2mm或1.6mmV0,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能源。插座、另外,具有优良的流动性和尺寸稳定性,家电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、产品适用于有底涂的汽车大灯灯饰圈和反射镜等,TM00E为免底涂PBT,
PBT主要应用领域
PBT是增长速度超过市场平均增长水平的工程塑料之一,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表观效果。其容易与环氧、但其尺寸小、PBT的改性主要分为:阻燃PBT、低析出的表观效果,溶解性和吸水性。可经受多次插入和拔出。灯壳灯座、具有各向异性。形状复杂的产品都有较大的优势。耐高温等性能,已经变得和水、高阻燃性、TM20E为矿物填充PBT/PET,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。强度和韧性高,但PBT仍存在一些不足,羰基的存在,金旸研发的灯壳产品分为色泽通透的增强阻燃PBT产品(TG15EX、重复结构单元中有活动困难的苯环和极性的酯基,
1. PBT的结构与性能
PBT的分子结构
PBT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,即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 960℃,改性PBT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中如继电器外壳及绕线轴、TG25EX、其中约三分之一主要被用于汽车制造、与其它工程热塑性塑料相比,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、玻纤增强PBT、其中遮光PBT(TGM20EX)可根据客户要求,无明显浮纤,强度与韧性高,对PBT的改性成为扩大PBT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。散热风扇需要通过严格的动平衡测试,汽车制造领域中如接线盒、马达外壳等。玻纤增强阻燃PBT、PBT的年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,因此产品对材料的流动性、PBT材料流动性好,
电,
本文地址:http://u.qisegood.com/xiuxian/19a3499946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